非遗年画进校园 文化传统润心田——木版年画与雕版印刷发展历程

发布者:冉珂发布时间:2023-10-25浏览次数:10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为丰富文化润疆形式,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0月20日下午,best365网页版登录教育系2023级全体学生共同聆听了北京木版年画第七代传人刘敬丽示范课——《木版年画与雕版印刷发展历程》。

图片

刘敬丽,中共党员,北京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东城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协会会员,北京木版年画第七代传人、中国汉传雕版印刷与藏传雕版印刷结合刻板技艺开创者、传统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人、传统雕版印刷工具传承创新者、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工具制作守护人、宫廷年画制作技艺传承人。

图片

课堂上,刘敬丽讲到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一是当时社会发展需求,二是社会已经具备并满足这种社会需求的可能。雕版印刷技艺,是一种具有突出文化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经过镌刻的木板作为复制内容的中间载体,用特制的印墨刷于雕版,再反转到承印物(主要指纸张)上,形成极为珍贵的古籍和档案文献以及历史史料。雕版印刷品凝聚着造纸术、雕刻术、拓印术、制墨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记载的内容更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一手资料,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指出,从中国雕版印刷时间和空间发展可以看出,木版雕刻是历史资料的记录,是对版画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见证,是研究我国自然科学和科技发展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研究雕版技艺和印刷发展的重要资料。

图片

刘敬丽表示,我国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可考史证,至少可以上溯到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但那时的年画是用彩笔和墨,画在门上的“神茶、郁垒”,俗称为“门神”,具有“辟邪”作用。她指出,年画是中国绘画形式之一,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年画取材于世俗社会生活,题材无所不包,有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世俗生活类、风景名胜类、实事新闻类、讽喻劝戒类、仕女娃娃类、花鸟虫鱼类、吉祥喜庆类等。

图片

课程结束,学生纷纷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极高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多开展此类课程,为坚定文化自信埋下启蒙的种子。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使命号召,愿教师们能充分发挥宣传育人、文化育人的职能,同学们能深入学习和感受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成长为具有历史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Baidu
sogou